《盐城工学院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第十一届学术大会“文学与历史学”专场会议

   期次:2018年第2期   作者:宣传部 刘涛   查看:88   
2月8日,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第十一届学术大会“文学与历史学”专场会议在
我校希望大道校区行政楼9楼视频会议室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为“人文传承与时
代精神”,由省委宣传部与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共同主办,盐城工学院承办

江苏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刘德海,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徐之顺
,中共盐城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蒋东仁,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左玉
河,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贺云翱,盐城师范学院校长、博士生导师方忠,
我校校长、博士生导师叶美兰,盐城市社科联常务副主席陈玉林,省社科联组织
联系中心主任方心清,江苏省文史学科的专家学者及我校代表等出席会议。我校
党委副书记薛浩主持开幕式。
叶美兰代表主办方致辞,对省社科联的信任和各位领导、专家、学者对盐工发展
的关注、支持表示感谢。她说,本次承办如此高规格的人文社科类学术盛会,是
一次我校向国内人文社科领域专家学习的好机会。2017年学校在硕士学位授予单
位评审中,获得全省唯一的按需推荐资格,目前已经通过教育部学位委员会评审
。盐城工学院虽然是以工科为主的地方本科院校,但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
务社会、文化传承等方面,一直致力于传承新四军铁军精神和黄海文化,形成自
己的“盐海特色”。
叶美兰认为,人文社科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重要力量,人类社会的每一次
跃进,人类文明的每一次升华,无不闪现着人文社科思想的智慧光芒。作为一名
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工作者,一要明确研究工作站位,增强研究自豪感。从国家层
面看,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讲好中国故事,增强文化自信,我们这一“文史研
究共同体”责无旁贷。二要拓展研究工作维度,探明研究关键处。文史研究要立
足于时代需求,注重时代价值,让文学这一白杨树的湖中倒影不仅折射现实、更
集聚能量,让史学这一沙漠玫瑰不仅开放、而且芳香!三要彰显地域、学校个性
,寻找研究创新点。人文社科研究具有明显的历史性、区域性,文史研究工作一
定要善于从地方和高校自身特色中,找到研究创新点和突破点。叶美兰对长期关
心和支持盐工发展的领导、专家、学者表示感谢,并预祝本次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刘德海代表本届学术大会组委会、省社科联对本次会议召开表示祝贺。他指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血脉与精神纽带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
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刘德海要求,我省社科理论工作者要把深入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任务,
围绕“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的目标,切实加强新时代传统历史文化传承创新面
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他强调,我省作为全国文史大省,文化发展正处
于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提出新任务、新要求,新思想赋予新内涵、新举措。我
们更要坚定文化自信、打造文化标识、讲好江苏故事、建好精神家园,把文化强
省建设推向新的高度。
蒋东仁代表盐城市委宣传部讲话。他指出,盐城历史悠久,因盐得名,至今已有
2100多年历史,是中国海盐文化发祥地,盐城的发展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思想的
熏陶和荡涤,期待通过这次大会,能够全方位分享大家的经验智慧,推动盐城哲
学社会科学开创新局面。
徐之顺宣读了《关于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第十一届学术大会文学与历史学专场
获奖论文的表彰决定》。会议对获奖人员进行表彰。
在主旨报告环节,左玉河、贺云翱、方忠、叶美兰分别作《文化自信与中华优秀
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大运河文化带是中华文化持续发展的核心轴》《新时代的
现实生活和审美实践》《人文社会视野下的科技史研究——从中国邮政通史研究
说起》的精彩报告。徐之顺主持报告会。
与会人员分成文学、史学两组开展专题研讨。
闭幕式上,我校人文学院副院长周晓燕教授、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许志强副教
授分别代表文学分论坛和史学分论坛作交流发言。陈玉林作总结,他希望,哲学
社会科学工作者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不断增强工作的创新性,不断推出
精品力作,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做出贡献。
本次大会与会代表110余人,共收到学术论文240篇,经大会评审,有23篇论文获
一等奖,43篇论文获二等奖。
        

盐城工学院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3361次访问,全刊已有1894197次访问